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论君农之道 (第1/4页)
“许子所言当为正理,民者国之基石,无民则无国。” 灵青点了点头,这般的道理他自然清楚。 以史为鉴,纵观历史,又有哪个朝代不是因为民不聊生惹来天怒人怨,致使国祀灭绝、天地反复? 又有哪个朝代是在国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况下灭亡的? 皆是民安则国泰,民怨则国亡。 “君自即位以来,亦曾垦荒田、播百谷,蓄灵田、种灵粮,亦是以民为本。 然君却从未真正的深入其中,不见其中民心变化。 又如何能真的顺民心?” 许行将手中书录好的竹简放在一边,郑重的对灵青说道。 “天下间这民即为良田,心为作物,为君者当如老农,时时顺天时、应民心,方能政和国兴。 行以为,君当与民并耕而食,方能真正的体会到这民心所愿。 方为贤明。” 灵青听到这里倒是有些若有所思。 不说自汉以降,天子亲耕是一项重要的礼仪传统。 就是当今周朝也有关于“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斋祀”的记载。 这礼仪能够传承经久不衰,自然有其道理。 如今被他以民为田、心为粮的说法一解释,倒也真是那么回事。 “谨受教。” 灵青整衣肃衫,冲着许行恭敬的揖手一礼道。 昔者楚王好细腰,以致宫中多饿死。 上行下效之事屡见不鲜,可见君主表率作用之强。 许行闻言一喜,放下手中毛笔,看着灵青道:“君能明此理,行心中甚慰。 若君民卿士皆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