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12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1220节 (第4/7页)


    他们几番出兵,都打不下来,这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

    到底那些走私商,许多就是契丹人,咱们才是一家人,以前都只是误会,我们也给商人足够的重视和自由。

    可见这辽国内部,还是有很多能臣、贤臣,他们并没有直接照搬全抄,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去改革变法,并且非常求稳。

    关于辽国方面的动静,也很快传到东京汴梁。

    赵顼对此是大失所望,“看来辽国并未有上当。”

    张斐笑道:“陛下勿忧,只要用了纸币,不管是什么方式,都会如我们所愿。”

    赵顼对此稍有怀疑,“就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推行公检法?”

    张斐点点头。

    赵顼好奇道:“公检法对税币如此重要吗?”

    张斐不答反问道:“陛下认为三司使在使用税币方面的能力如何?”

    赵顼道:“非常不错。”

    张斐道:“但其实三司使在河中府时,也曾导致盐钞泛滥,我当时才刚去不久,就连审了几次关于盐钞的官司,最终还是朝廷赔钱,才维系住盐钞的信用。

    三司使如此会使用税币,为何还会犯这种错误,难道三司使就不知道滥发盐钞,对盐商、钞商都不好么?三司使当然知道,但三司使所维护的是财政,而不是那些盐商、钞商的利益。

    即便我在河中府建立起公检法后,苏检察长兀自每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盐钞、盐债的发行。

    要没有苏检察长,在熙河拓边后,河中府也一定会超发的,即便元学士和蔡知府能力超群。

    这其实与能力、道德是毫无关系,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