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抑侥幸 (第1/4页)
明黜陟的政令正在逐步的向各路进行推广,但越是偏远的地方越是困难,执行力远没有那么高。 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当消息传到京师之后,赵祯有些恼火和无奈。 “天高皇帝远这句话是真没错!" 在与范仲淹等人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赵祯叹着气说道。 范仲淹也是一样,他做过外放官,知道越是偏远的地方,很多政令都无法顺利执行夏竦建议采取强硬手段,如有不听或者拒不执行的,直接罢黜主事官的职位。 作为帝国的最高领导者,赵祯并没有采纳这样的建议。 改革是肯定要继续进行下去的,但也要保持各方的平衡。 他得到了一些消息,与辽国接壤的几个榷场中,突然出现了诸多走私的贸易。 甚至有些肆无忌惮了! 哪怕是被自己的人发现了,也毫不避讳! 若不是自己的影卫军恰好去追踪一个辽国细作到了榷场,还真无法发现。 看来自己派去的皇室成员中,与这个走私集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要不然他们为什么看到了都不及时上报? 这个问题与推行新政同样重要! 赵祯之所以有底气推行新政,硬刚保守派,也是因为自己大内的银库中有了不少的收入! 可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一百万贯钱,作用很大! 至少是让自己的影卫军的数量又扩充了一大半,还收买了不少皇城司的人员。 这让赵祯真正可以同时监视全国重要官员,第一时间获得重要的消息。 “启奏陛下,臣昨日得知,淮南路那里虽然也撤换了众多官员,但补缺的却不是我们指定的名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