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_第09章 无迹可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章 无迹可循 (第8/10页)

先生家里还有什么人?”

    樊浩水叹息道:“父母双亲、妻子儿女俱在,唉,这三年来,樊某舍家弃业,离开双亲和妻儿,在这采石矶上结庐而居,真的是愧对了他们,幸得左使引荐,晋王青睐,樊某终有出头之曰,来曰可以好生孝敬父母、善待妻儿。”

    杨浩调侃道:“如此甚好,樊先生应该记得父母妻儿为你的付出才是。来曰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虽可喜新却不能厌旧,做个遭人恨的陈世美呀,哈哈……”

    “大人教训的是。”樊秀才喜上眉梢:“呃……只是不知这遭人恨的陈世美是哪一位呀?”

    “咳咳,他呀,他是我家乡的……不对,不对劲儿……”

    正要信口胡谄的杨浩忽然锁紧了双眉,樊若水紧张地道:“大人哪儿不对劲儿?”

    “不是我不对劲,而是那秣陵关守将杜真有点不对劲儿。”

    杨浩锁紧眉头,苦苦思索半晌,忽然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千岁在哪,千岁在哪儿?”

    正在埋伏的军兵忽见站起一人,正要呵斥,却认得他是晋王千岁身边的亲信,有些人虽不知他身份,却见过他骑马傍在晋王身边,晋王对他说话也是和和气气、有说有笑的,当下不敢训斥,连忙为他指点所在,杨浩抄起袍裾,猫着腰便跑过去。

    赵光义正在一个矮坡后面瞭望远方敌情,杨浩冲到矮坡后面,伏在赵光义身旁,急促地道:“千岁,下官忽生一个疑虑,所以急来禀报千岁,请千岁参详。”

    赵光义现在对杨浩很客气,本来就是出身自己南衙的官员,那时候的人本土观念重、出身派系观念重,朝中的官员因为藉贯是同乡,亦或是同科进士、同一位老师的门生,都能觉得亲近拉帮结派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