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_第09章 无迹可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章 无迹可循 (第7/10页)

亲热:“杨左使,往曰里樊某只知宋军训练有素、能征惯战,今曰才知盛名不虚呀,宋国兵马,将有谋、士有勇,唐[***]队怎堪敌手?杜真只有一万多人,千岁的五万大军还用打么,就是扑上去压也压死了他们,千岁却这般谨慎,这样的军队不打胜仗谁打胜仗?”

    杨浩对这个官迷的人品有点不耻,便淡淡笑道:“战场上,天时、地利、人和、士气、计谋都是影响胜负的关键,可不是人多就一定会打胜仗的,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甚至八百破十万的战例也不是没有,千岁谨慎些是好的。”

    樊秀才干笑道:“左使说的是,樊某不知兵,贻笑大方了。”

    杨浩淡淡一笑,他正趴得无聊,有个人说话也好,便道:“这赶来赴援的杜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可知晓么?他兵马虽少,可是一闻采石矶警讯,便能不顾生死赶来赴援,也是个当机立断的难得将才了。”

    樊若水道:“在下在采石矶住了三年,对附近的驻军和将领倒也了解一些。秣陵关的守将有两位,一个叫郑彦华,是秣陵关的主帅,官至节度使,足智多谋,是个儒将,在他麾下有一支一万多人的水师。另一个就是杜真,官居都虞候,是郑彦华手下第一大将,悍勇善战,郑彦华把他派来,显然也是明白采石矶一旦失陷,他的秣陵关便也守不住了。可是他既兵出兵来援又能如何呢?”

    杨浩感慨地叹道:“是啊,这世上虽然有些事情已经变了,但是有些事却不是一个人就能左右、就能影响的,该来的它终究还是要来,唐国的命运,已经是注定了的。”

    樊若水不知他这样古怪的感慨据何而来,听得一头雾水,只是陪笑称声。

    杨浩换了个姿势,随口问道:“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