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73节 (第6/7页)
此前,楚棠在讲《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曾提过苏轼的一句诗词:“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潇洒的态度令他欣赏不已。他赶紧将水镜上的诗又读了一遍,越读越赞叹: “虽不以丰神情韵取胜,但苦淡之中自有怡然忘机的智者风流,苏轼的诗写得好啊!” 杜甫在一旁点头:“此诗虽与我朝风神不同,遣词造句却入臻化境,可称上品。对了太白兄,我今日也得了一首诗,太白兄可否指点一一?” 怎么说呢,太白兄好像还没夸过我的诗写得好吧? 【贬谪本是困苦的,比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流露出的萧然,但是苏轼为什么说他一生的功业都在黄、惠、儋三州呢?作为北宋顶流,半生波折的苏轼到底怎样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或许,我们仍需要叩问,元丰五年的黄州赤壁。】 话音刚落,水镜上出现几个大字——《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以为没自己事了的曹cao要素警觉:“赤壁怀古,不会是赤壁大战的赤壁吧?” 另一边的周瑜脸色有些不好:“这首诗难道又要给曹贼预知后事?” 他想到后世借《短歌行》揄扬曹cao,杜甫又有《蜀相》诗赞美诸葛孔明,难道我孙吴这般不受后人青睐吗? 明明江东人才辈出啊! 汴京。 赵匡胤却是精神一振:“水镜说苏轼是宋人对不对?” 赵光义笑着恭贺:“皇兄没有听错,确是宋人。我便说,皇兄优容文士,曾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诏令,大宋文德怎会不彰,这不就讲到了?” 赵匡胤通体舒泰:“好!好!好一个苏轼,给我们大宋争了光!” 他宣布,从现在起苏轼就是他最喜欢的诗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