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基地出品必属精品 (第1/8页)
第二天,几个人凑在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决定了基地接下来配合张璟在大明的计划。用最低程度的渗透来慢慢改变大明的科技树。首先是对杂造局锻造效率的提升。等找到合适的煤矿和铁矿要得到朝廷的许可才能建设煤铁综合体。所以目前的铁料只能由基地供给。不大规模输送钢料是为了让大明尽快的把自己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三酸两碱的生产也要建立起来。这是工业必须的基础化工。大明有石油,不过量很少。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化工生产。先建厂,基地供给石油原料。等大明的技术手段到位在进行开采。以上这些不能太快,否则对大明的生态会有很大影响。 初步的计划是,先在杂造局的基础上大量引入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尽快的在登莱地区的烟台、青岛海岸边购置地皮。设立造船厂。先用铜料包裹船底和铁甲上舰的方法提高大明海船的生存力。至于帆具,一直以来都认为西方的软帆优于东方的硬帆。实际上中国的硬帆是种几乎全能的帆具。硬帆最大的优点在于受风效率高,同等风力下,所需的硬帆面积比软帆小。且由于可以围绕桅杆旋转。硬帆可以灵活利用绝大多数角度的来风推动船向前进。中国帆船还有划时代的水密舱和船舵。指南针和航海罗盘更是领先于世界几百年的黑科技。所以才有中国商人和水手登陆罗娑斯的记录。就是后世袋鼠的故乡,澳洲。 在现代,英国的哈斯勒勋爵在特种部队教官的职位上退休以后就热衷于研究中国帆船。在海军博物馆拿到了当年著名的中国帆船耆英号的图纸以后。用中国硬帆在首届单人大西洋帆船挑战赛中赢得了亚军。冠军是条40尺的巨型帆船。而哈斯勒勋爵的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