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 (第2/4页)
多谢沈歌费的心。 沈歌倒未生气,他办这个学堂并不是要将所有学生培养为秀才乃至举人状元,他不过想改变村中一干在泥里找食的孩子的命运。 这两名学童能找到当学徒的活也是因他们上过学,会写字不说还会算,这才格外顺利地被掌柜收下,他目的算达到。 村人听说这两名孩子的事,还听说县城的掌柜言明,只要是学过字会算数的孩子,再送几个去也无妨,就算他们不收,其他店铺也收。 各人心中不由都起了心思,已送孩子到沈歌这里学习的村人自不必说,个个喜气洋洋,转头又给沈歌送来不少鸡蛋菜蔬,直道多谢他为孩子费心。 未送孩子上学的家里别提多后悔,沈歌并不怎么收束脩,随便送点东西过来便成。他们不愿送孩子来不过是舍不得这个半大的劳力,不曾想从沈歌学堂出来的学童才学半年有余,便能去县里挣银钱。 经过这事,又有十几名村人带孩子过来找沈歌,希望他能把自家孩子收下。他们也说得好听,“秀才公,你只要在学堂内给他留个座位就成,落下的课业我请别的孩儿给他补。” 沈歌被软磨硬泡硬是没应。从头教导一个毫无基础的孩子极不容易,不是凭这帮只学过半年多的孩童互相教一教便成。 他八月便要去道宁府秋闱,就连手下这帮孩童也无精力去多教,再收学生反而误人子弟。 在这般情况下,沈歌的生辰便格外隆重,似乎已成沈家村的一件大事,无论亲不亲近,大多数人家都送了礼。 尽管这礼不过是几个鸡蛋,一两块干rou,却也是村人的心意。沈歌一一谢过,然后请荀府之人帮他搬回荀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