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7 (第1/4页)
庙号,拟订谥号。 自魏晋以来, 帝王的庙号就不以功绩论了。 所以, 庙号没有什么好争执的。 大行是大晋的第四任帝王。 太-祖鼎定天下, 太-宗肃清寰宇, 高宗平定边患。 大行天子也是一代明君, 庙号自然要捡好的用。 齐晟亲自选了宣宗。 按照这个排法, 齐晟已经能够料到等自己百年之后, 庙号是什么了。 但此时此刻, 他却没有心思再想别的了。 因为, 接下来要定的, 是真正能对一个帝王盖棺定论的谥号。 在对于帝王的谥号上,大臣们普遍都是采取压制的态度的。 特别是在君权日盛,臣权被限制得越来越多的大晋,无论这个帝王生前的功绩有多么伟大,臣子对他, 都是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怨气的。 其实, 关于这方面, 翻翻史书就能察觉。 历史上被大臣交口称赞的帝王都是什么样的? 宋仁宗,明孝宗,这两位都是个中代表。 而这两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性子宽和,很宽和,出了名的宽和。 宋仁宗是臣子吐沫星子喷到脸上,他都能顺手一抹不当一回事的主;明孝宗更是对迫害过他的万贵妃一家子从无苛待。 这倒不是说他们这样做不对,只是换一个一般人,真的没这种胸襟和忍功。 而宽和的君主,对臣子的容忍度极高,也就更符合臣子心目中完美君主的样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