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风_第三十八章 三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三策 (第2/4页)

陈玄礼的脸上同时露出了一丝苦色。

    中原、河北战事不利,已经折进去十余万人了,此时朝廷能够守住潼关,击败安禄山已是万幸,哪还有多余的兵力两线作战,同时向剑南用兵?

    高力士连忙谏言道:“陛下息怒,靖王虽然擅自南下,但毕竟没有抗旨造反,此时若是对西南用兵,恐怕会逼反靖王,甚至会对潼关战局不利。”

    高力士并未直接言明朝廷兵力不足,而是借口潼关战局,也算是照顾到了李隆基的颜面了。

    李隆基虽然固执,但不是傻子,以眼下大唐的状况,连安禄山都应付不来,如何能够两线作战,向剑南出兵。

    而且李瑁在唐军中威望极高,李瑁曾任陇右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禁军、陇右等数万士卒都曾在李瑁帐下效力,一旦他们得知李瑁造反,对士气的影响将会是毁灭性的。

    事情孰轻孰重李隆基自然分辨得出来,他稍稍平复了片刻,对高力士道:“也罢,待朕平定了安贼叛乱在回头收拾这个逆子。”

    李隆基本想着等他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便布告天下,声讨李瑁,让他跪在自己脚边认错,让他知道背叛自己的下场。

    想到这些,李隆基的新军就越发地定不下来了。

    李隆基向高力士问道:“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到哪儿了?”

    高力士回道:“哥舒翰正在陇右整军,恐怕再过三日就该入关了,约摸五日便可到长安。”

    李隆基显然对哥舒翰的速度不满,李隆基皱眉道:“传旨让哥舒翰在快些,三日后的傍晚,朕亲自在麟德殿为他接风。”

    李瑁经陈仓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