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晚明_第一百三十章 朝会(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朝会(上) (第5/9页)

“拿去,先应付一下吧。”说着话,把半截递给申选。

    “折笏之交、折笏之交!”申选口里喃喃地感慨道。朝服袍袖宽大,手捏着笏板的底部,下面袖子一遮,不仔细看谁也瞧不出来。刘之谨是这个动作的首创:崇祯年间,翰林院编修宋千敏便效仿刘大人之举,解了鸿胪寺少卿董令矩之急*。

    二人各捏了半段笏板刚刚转回直房,便听到午门城楼上三通朝鼓响起:官军旗校仪仗由阙门入宫、文武百官要在左右掖门列队了。

    午门共有五门。中间是御道,那扇门只供圣天子专用,平时不开、左右两阙门供当值将军和宿卫旗校执仗出入、再两侧的左右掖门才是文武百官上朝面圣的通道。

    文东武西,各位文臣武将按照“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的入门次序排好队,等待门楼上的朝钟响起便鱼贯而入,在金水桥南站定。

    “啪、啪、啪。”三声清脆的响鞭撕破了清晨的宁静。百官的队伍踏上金水桥,到达皇极门丹墀。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侯。队伍外侧站了几个人,他们是负责纠察的御史,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录下来——朝会的最后环节是当场参奏!

    被称为“金台”的御座,设在奉天门廊内正中。台阶左右是钟鼓司的乐队,阶下立着着全套铠甲的“大汉将军”,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员身后则各有天子亲军校尉,左手扶鞘,右手握持刀柄威风凛凛地站着护驾。

    伴着钟鼓司的乐声,圣天子驾临御门。待在御座上坐定,又是一声响鞭,鸿胪寺少卿“唱”(以古礼拖长声音念)入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