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公卿_分卷阅读1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6 (第2/4页)



    薛衍见状,这才渐渐放下心来。然后把心思又放到了汴州的经营建设上——

    前文说到薛衍有感于汴州的水路便利,曾想在汴州兴建船厂海坊,且想发展海运。只是朝中上下莫衷一是,永安帝也任由薛衍折腾罢了。

    那薛衍依靠着后世的种种资料,果然将几种易于建造的船行图纸画了出来,又命汴州官员在全国各地搜寻长于造船之工匠,甚至还将消息散步至大褚周边属国,用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各国的能工巧匠投奔汴州。

    又有魏子期有着后世的记忆,可以配合薛衍的动作,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找到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人,种种便利之下,此事进展的越发顺利。

    直至永安五年的年底,汴州船厂竟然真的造出第一艘海船来,算是给永安帝的新年贺礼。

    这艘海船被永安帝亲自命名为永安号。而这艘海船的第一趟航行,则是兴大褚之威,载着一船的货物以汴州的名义到周边属国互通有无去了。当然,尾随在永安号之后的,自然是汴州以及大褚各地的商家们自造的随行商船——虽然算不得正经海船,但是用来进行航程比较短的海上运输还是没有问题的。一直以来,大褚的各个商家都是用这种方法与周边属国“互通有无”的,这也不足为奇。

    只是现下的大褚官民们自然都想不到,这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推动了大褚朝在陆路上的无敌之后,进一步的发展了海上贸易。更成为大褚有别于其他朝代,颇为重视海上贸易的一个□□。至于之后围绕着海上贸易而出现的各种蝴蝶效应,此刻自然不必多说。

    如今且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