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9 章 见义勇为有福报  (第2/6页)
  单拿国语的教科书为例。    传统文化的诗词、四书五经,教科书中会涉及些,但比重比想象中小多了。    书中还有些当代名家,用白话文写的文章,多是讲伦理、审美,还有倡导良好生活习惯的。    还有关于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章,如鲁滨孙英民之特性达尔文盲女斯巴达妇女之美谈……    鲁滨孙、达尔文、海伦凯勒,在后世也是耳熟能详的人物。    珍卿真是很惊奇,海伦凯勒,是哪个年代的人来着?怎么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就把她当作励志典范啦?    还有个很奇特的课程设计。    之前六七月份上课,公民、卫生、历史、地理,是四门独立的课程。    但是九月新开学以后,就把这四门课程,并合成了门综合性课程,叫社会课,占的课时也很长。    开学以后,大家都明显能感到,现在确实比六七月份,学习的内容多,课外作业也更多些。    珍卿倒没觉得功课难,只是作业多了,难免占用她更多时间。    再加上杜太爷崇尚国学,她每天还要读一个钟头国学书,还要练习十张毛笔字。    如此以来,她每天晚上九点钟睡的话,就完全没有时间玩耍了。    这日程虽然排得满,生活里倒也没什么不如意,只有平淡如水的踏实安详。    转眼就过了中秋节。    中秋节后的天,三表叔到杜家小院,特意看望杜太爷祖孙俩。    晚饭后,三表叔带她去街上玩,边沿街赏着还没摘掉的灯笼,种在街市上吃吃喝喝的。    他们在一个小摊上,正喝胡辣汤的时候,忽听见有人“小姐,你在哪儿?”又有人张皇地喊着“珠珠,珠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