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37节 (第2/8页)

把压力施加到了内阁宰执们身上。

    这年头的内阁可不是以前崇祯那时候,可以随意调动,进出自如的地方了。

    内阁权柄空前扩大,同样的,政治责任也空前增大,如果在阁臣任上被弹劾或引咎辞职,基本就可以宣告政治生命结束。

    在得到底层百姓漠视下的“支持”后,保守势力迅速重新占领了舆论制高点,对改选后的第二届内阁展开批评,这绝非是能用行政权力打压的。

    舆论的风暴眼集中在江南地区

    这里既是保守的士绅集团大本营,又是新兴的资本集团的发源地,两股思潮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确切地说,在官僚系统内部中,主动跟着他朱由榔走,如张同敞一类革新派才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官僚和统治阶层的士绅而言,服从你朱由榔,只是因为皇权的权威,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立场、思想赞同和附和朱由榔的革新。

    最典型的就是瞿式耜,作为理学大家,他真的完全赞同朱由榔的所思所想吗?当然不是,驱动他和类似他这样的旧日臣僚的,并非政治思想上的认同,而完全是一种对朱由榔的个人忠诚和责任感,所谓君臣大义而已。

    从内阁首相位置上退下后,虽然朱由榔还是给与了他空前的荣誉,但瞿式耜却依旧选择继承江南理学学派和东林书院的余脉,和昔日旧识进行学术活动。

    也就是说,如瞿式耜、陈子壮这类效忠于朱由榔的大臣,他们并非不忠诚,甚至可以为他出生入死,毫无二话,是他的“自己人”,却非“同路人”。

    战争结束后,许多被压抑的矛盾重新摆在明面上,朱由榔突然发现,自己真正能够推心置腹的“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