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 (第3/3页)
不是秦封说的,是他自己的多年坚持。 那时杨英子没少骂他是“大家哥儿”,说他装模作样穷讲究。 他只听着,也没什么可辩白的,穷讲究就穷讲究,反正他照刷不误。 也因此他有一口好牙,整齐洁白。 第258章 旱灾、送酱 “秋婶,昨晚给你说的rou酱熬好了吗?” 谢栗刷完牙,又进了厨房。 早晨做饭用的那些锅碗瓢盆秋婶早就洗干净了,这会儿就只洗他刚才吃饭用的碗筷。 拢共也没有几个碗,等他进厨房时,秋婶已经洗完了,正在晾洗碗帕。 说是洗碗帕,其实和布没有什么关系,它来自于一种食材。 就是夏天最常见的丝瓜,嫩的时候做丝瓜鸡蛋汤,炒丝瓜,口感顺滑,嫩而多汁。 等到丝瓜在藤上变老,表皮变得硬邦邦的后,就不适合食用了,里面有“筋丝”,吃起来口感不好。 再过上一些日子,丝瓜的外皮从青色变成浅黄色后,就彻底老了。 老了的丝瓜敲去外壳,里面的籽也敲出来,这个晒干后保存,就是丝瓜的种子。 剩下的就是丝瓜络,用来洗碗,不沾油,易清洗,又是不花钱就能得到的。 是最受村里人的喜爱的,家家户户都用它。 “熬好了,东家给两个舅爷家拿了两罐,除去早晨吃掉的,剩下的都在这里了。” 秋婶把丝瓜络挂好,从橱柜里捧出来一个大木盆,里面装的正是红亮的rou酱。 因为昨晚谢栗特意吩咐过多做些,他要拿来送人。 秋婶早晨还叫上了儿子来剁辣椒,有人帮忙,做起来量就不少。 除去秦封早晨送人的两罐,大木盆里还有很多,差点儿就到盆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