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 (第3/5页)

安然在走遍几个泉眼并且和工匠们来回确认之后,打算人工制造落差,再以水车引水。



    

  只不过此处水温度高,必须能先挖、再通。好在也因为此处地热,即便是秋冬土壤依然松软不会结冰。



    

  所以,在匠人们的建议下,他打算于冬日动工,以降低风险和可能出现的伤害。而且冬日也是民众的农闲时间,此时和后世不同,后世的冬天有个年节,让人过年加班实在是要被人骂黑心包工头的,但汉代的过年在十月,冬天那就是真的闲着没事干了。



    

  要引水,还有一关键要素,那边是管道接应。



    

  说到管道,他第一时间想到用竹子。恰巧此处周边便是太行山山脉,竹木资源并不匮乏,但是仔细思考后,他发现难度有些大。



    

  在室外也罢,如果在室内使用这些竹子,为了方便调换,只能排明线。



    

  而且此处泉水温度很高,到了能将鸡蛋煮成糖心的程度,夏安然估计约莫水温有八十度以上。竹子最耐用也不过十年,加上又是长期地浸泡热水,其能使用的时间估摸着也不会超过一年。



    

  一年换一批,竹子长得再快估计都要被他砍秃。



    

  再加上通竹节、劈口以便咬合等等工序,淘汰率一高估计成本并不低,还容易出现供应问题。再者,若是因为砍伐竹子引起水土流失更是得不偿失。



    

  最重要的是,一旦竹子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