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第2/3页)
,还是未能说服大家。 老夫人姜氏还扬言,要把她绑在后院,再也不许出门。 恰好蔡邕带着女儿蔡文姬上门致谢,听了事情缘由,叹道,“神悦并非寻常女子,奈何以寻常女子待之?” 蔡文姬也道,“神悦承天命,顺其心意,勿阻其行。” 有他们父女这番话,张祯才能顺利出府。 “昭姬姨母真是人美心善,温柔可亲,风采卓然!” 想起蔡文姬的风姿,张祯忍不住赞叹。 世间一切美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蔡文姬身上。 这样一个美人、妙人,却遭遇种种不幸,令后世无数人心生同情。 好在这一世她来了,绝不会让蔡文姬再被南匈奴掳走。 保护蔡文姬,责无旁贷! 半夏也道,“卫夫人是很好。” 张祯:“等这次回来,我要跟着她学字。” 蔡邕的飞白体苍劲浑朴,闻名于世,蔡文姬传承其学,又多了一丝端凝,更为张祯所爱。 她前世曾在名师教导下练过书法,但因身体太差,练字时断时续,没能练出什么名堂。 况且那时的名师,多是名气大过实力,哪及得上蔡文姬? 半夏:“卫夫人还擅长音律。” 张祯:“先学字,音律有空再说。” 谁不知蔡文姬擅长音律? 《胡笳十八拍》就是其代表作,艺术价值极高。 但她学字是刚需,以后肯定有必须写字的场合,不能露怯。 并非她沽名钓誉,而是华夏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理念,她若写一手狗爬,必然会降低别人对她的信任度。 就连吕布,也写得一手好字呢。 对了,这一世蔡文姬若不被南匈奴掳走,就不太可能写出《胡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