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一小兵_第五百三十四章 蒙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蒙学 (第5/6页)

身教,自己怎么做,时间一长孩子能学着。

    刘抟起身拜道:“臣支持甄尚书的主张。钱荒于国于民皆不利。有粮者,或缺衣;有粮又有衣者,若无欲求之物,可能不会把衣裳换给有粮者,但可以把多余的卖钱。世上缺钱,万物皆不能通有无,仓廪实者,则不耕,如经脉堵塞。”

    就在这时,王镡开口道:“通货紧缩。”

    众人不解,但隐约能猜到这个词大概什么意思,因为可以联系上下文的言论。

    王镡不太懂经济学,但见识肯定与古人不同,他反正知道一些常识。通货紧缩肯定不利于经济发展,无论在什么社会。

    很简单的一个思路,正如刘抟所言,自给自足的状态下,需求很少,满足之后就失去继续生产的动力了。

    这也是事实,大部分百姓农闲时候,除了服徭役就基本无所事事,或者做一些效率极低的琐事;甚至七姑八婆没事就扯长短消磨时日。

    这根本是在浪费劳动力和生产力。

    如果干活的报酬是货币,而世上又生产出了足够的物质诱惑,就会提高劳动积极性,为了获取货币而为了能轻易交换到货币,人们也会去生产和获取世人需要的东西。比如饥荒时的粮食。

    而中国古代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每朝都缺货币。一则因为重金属稀缺,二则铸铜钱是赔本买卖,完全是朝廷为了治天下的一种善政,和兴修水利一样的活。

    王镡当即表态,说道:“朕准甄尚书所奏,户部可议定铸钱之事。”wap..OrG

    就在这时,郎泽卿沉吟道:“圣上若能获得银山,开矿取银铸银钱,方是一本万利之途也。”

    众人沉默下来,大伙儿忽然发现郎泽卿此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