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4 (第3/4页)
,则是利铭、永升、大众、国际等公司。利铭靠跟拍而大赚其财,功夫片流行就拍功夫片,爱情片流行就拍爱情片,赚钱是多,不过去年功夫片滞销时也赔得够惨,与利铭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常满和新亚等公司;永升和国际影业则是偏重发行,虽也偶尔制作出卖座的电影,但制作团队很薄弱,许多时候连好的导演和摄影师都要临时去请;而像大众和琼瑶之前的火鸟公司,则更像是工作室和电影作坊,虽然部部卖座,但规模一直没有大起来。另外像龙裕和台联等公司,则是从前些年流行的台语电影转拍国语片,渐渐的跟不上时代脚步,只能吃老本。 原来台湾的三大巨头国泰、国联倒闭,联邦影业行将就木,三家公司旗下的资源一部分外流到香港,剩下的就被台湾本地的同行瓜分。 经过三年的洗牌,如今的新格局就是王氏电影公司和第一营业机构二雄并立,其他公司百家争鸣。这跟香港的局面很像,邵氏与嘉禾互相竞争,后面跟着一帮实力强劲的电影公司。唯一不同的,那就是在台湾还有中影、台制厂等数家实力强悍的国民党党营电影机构。 而且此时的台湾电影界,和前两年随便拍烂片就能在电影市场捞钱不同,电影观众的口味也渐渐叼了起来,加上台湾电影公司这几年如雨后笋般兴起,巴掌大的台北云集三百多家电影公司,竞争之ji烈可想而知。 市场的饱和必然让原本各自发展捞钱的王氏和第一影业利益相触,摩擦渐起。 眼下这部的剧本就是第一影业送来的,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