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节 (第4/5页)
锐利的刀。 众人以为,杭王有今日,全是因为这些刀。 但刀么,有千千万柄,傅洵却是唯一递刀之人。 蔡老已隐退,旁观者清。 他瞧得分明,笑道:“简在帝心,不外如是啊。” 傅洵拱手:“学生不敢当。” 蔡老:“行了,一个个都这样,别学谢十一那做派,镇日里扮无辜,实则心里门道多得很。” 傅洵:“……” 这怀名,也只有蔡老会把傅洵和谢兰序放到一起谈。 蔡老又问:“那你什么时候回京城?我好安排一下工作,看看你在崇学馆的事,交给谁做好。” 傅洵:“学生不急,至少两年。” 杭王没了,还有忻王和兆王。 饶是忻王再游山玩水般地过日子,也会被兆王逼得不得不争。 蔡老长吁。 三年,他竟等得了。 蔡老自认他这把老骨头,发觉京城如此局势,都忍不住日思夜想,再加分析,傅洵却如此沉得住气,当真不知,谁才是老头了。 罢了,谁让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 蔡老自己接过砚台,让傅洵:“罢了,接下来还有很多琐事要你做呢,你先别磨墨了,去看那个案台。” 案台上,是崇学馆学子写给蔡老和傅洵的贺年帖。 蔡老说:“你且挑出谢玉君、江之珩、冯家、谢骢、谢十一几个的,替我回他们。” 贺年帖以信封装好,分类放在木箱子里,他和蔡老的信封数目,都一样百余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