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无语 (第2/5页)
打压试漏程序,已经节省了两三天时间,如果再在岗位培训问题上跟方翰民意见相左,就等于不支持他的工作,那不是老杨的初衷。 “翰民,你说的岗位培训,具体怎么个培训法?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要不要把职工们集中起来给他们上课?”老杨最关心的,还是时间问题。 “岗位培训没有那么复杂,实际上就是观摩学习,让他们亲眼看看正确的cao作方法,时间嘛,‘酰化’岗位生产过程从头到尾走一遍就可以了。” “照这么说,最多也就两天时间?” “是的,最多两天。” “那就不要再争论了,抓紧时间进行吧。”老杨一锤定音,车间技术员老吴再也无话可说。 按照方翰民的计划,岗位培训时,他让焦铁辉带着当初试验小组的几名职工进行生产示范,结合实际cao作,他在旁边向其他职工讲解,通过现场观摩学习,绝大多数职工应该有所收获。 当初在试验小组,方翰民手把手向焦铁辉和另外几名工人传授了正确的cao作方法,现在正好利用他们做示范。 当天下午,方翰民让焦铁辉把所需原料备齐,第二天上班后,焦铁辉等人按照新工艺开始投料试车,方翰民则在一旁向观摩学习的职工们讲授cao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并解答职工提出的问题。 “秀才,我记得以前在加料过程中,对水的计量没这么严格,好像多点少点都无所谓,现在改用醋酸了,计量要求这么严吗?”一位年龄比方翰民大不了几岁,长相斯文的年轻工人问道。 能提出问题,说明这位职工不仅把以前的工作放在心上,而且现在的观摩学习也很认真,方翰民当然喜欢这样的同事,“小黄师傅,以前的介质是水,按你们的说法,多点少点没关系,实际上那样cao作也是违反工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