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卿卿哄我 第34节 (第5/5页)
的折子也接连呈于他书案。 这几日,东宫进出的朝臣如流水。 太子监国,权力更迭。 新的掌权者要权力在握,必得收服这些朝中老臣。 谢珏经江州亲征拿下叛党一案,以及定阳王谋反一案已稳定民心,坐稳朝纲。虽饱受言官诟病,却不妨碍他大权在握。 推行新的政令在即,朝中反对声最大的两位便是沈右军沈将军和礼部尚书李兆荣。只不过经过北林苑狩猎之事,沈李两家嫌隙颇深,沈右军又大抵是听了女儿的劝谏,如今反对态度已然不明显。 只剩下食古不化的李尚书。 李兆荣是礼部尚书,年轻时也是名动京城的探花郎,颇有才学,为官二十载,虽为人迂腐些,但朝中拥趸不少。他若强硬反对,谢珏总不能砍了他的头。 李尚书前来东宫已有一个时辰还未说够,对于新政之事念叨个没完,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地反对,听着简直字字泣血,最后长拜,“太子殿下,还请三思啊!” 谢珏头都要被他念炸了,实在不明白这老头年纪不小怎么还如此有精力。 最后实在忍无可忍,“李尚书退下吧,改日再议。” 李兆荣还不甘心,试图再说,“可是——” 谢珏完全失了耐心,脸色沉下,“孤说,退下。” 这可不是个好性子任由官员裹挟的储君,李兆荣其实也深知这位太子的暴戾声名,心里也是有所畏惧。实在是为大晋他这敢这样上谏,政令岂能轻易改革,更何况动了名门望族的利益是要翻天覆地的呀。但现在看这情况心里也有些发怵,便垂手赶忙告退。 除了政令改革之事,还有一事,群臣在朝堂中已经多次强烈提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