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创制中国式数学书面体系的建议 (第6/7页)
“陛下此提议甚妙。臣提议不单可用笔画,若草书时连笔速写,原本多笔画者,也可一笔而成。也可直接将草书时连笔选用一些简明清晰,作为数符、元符” 朱由检知道他这里说的“元符”,应该是指代表未知数的符号。 当即表示同意。 其实朱由检也考虑过是不是直接移植所谓阿拉伯数字符号,和拉丁字母用。 但既然自己打算让这个时代的大明成为科技革命的策源地,那在基本的数学符号上,当然也应该保留中国印记,中国特色。 到后面,应该是让西方人放弃他们常用的符号,为了学习中国更先进的数理知识,来统一使用中国的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才对。 这时王徵也提了一个建议: “陛下,臣编撰《远西奇器图说》时,见这西洋书皆是自左至右,横排而写。我华夏书籍自不必效西洋之法。但这数学之书,若是横排书写,推演算式,却有更多便利。不如以后这数学之书,都横排而写?” 朱由检心想,自己没说,王徵倒是先提出来了,笑道:“王先生这个建议也好得很,就是如此了。徐爱卿和李爱卿编修科举用的数学课业之书,便可如此。” 创制数学符号,数学书面表达之事商议定后。 徐光启、李之藻、王徵告退。 朱由检又传唤薄珏、宋应星到文华殿。 薄珏、宋应星、张溥、夏允彝、陈子龙、董应举六人两个月前都已经到了京城。 朱由检也已经先后会见过这六人。 如今薄珏是翰林院格理分院学士,兼工部左侍郎,宋应星是翰林院格理分院学士,兼格致部右侍郎。陈子龙是翰林院国策分院学士,夏允彝是翰林院经史院学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