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对粮食问题的初步估计 (第6/7页)
就算后面损失掉一些,减少三亿多亩,算成九亿亩,是十八万亩的五千倍, 如果朝廷按照百分之三十的比率收税,那每年从农田上可以获得一亿两左右的白银。 实际上南方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北方,种植经济作物的亩产收益又远高于粮食,这个收入的是大大低估了真实可能的收入。 如果按粮食计算,朝廷至少可以征收到一点五亿石的粮食,可以养五千万人。 拿出两千万石,来供应两百万的大军,都是绰绰有余。 这才是符合明朝这样幅员和人口的大国应有的水平。 没道理将近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秦赵等国加起来,已经可以供应百万数量级别供应充分的大军,到了明代反而不行。 实际上董应举屯田因为是按照北方最差的田地来算,一亩田只有九分之五石的粮食收成,这已经是差到无可再差。 朱由检知道按照后世学者的估计,明代亩产,南方平均为每亩四石粮食左右,最高的广东可以亩产原粮十石左右,北方平均亩产原粮两石左右。 按照真实的各地亩产平均征收粮食,就算按下限最低的估算,就算全国平均亩产加工后的粮米为一石。 朝廷也至少可以征收到二点七亿石粮食,可以供养近九千万人。 就算出现五分之一国土面积同时受灾,颗粒无收,还可以征收到将近二点二亿石粮,养七千两百多万人。 按总人口三亿算,算五分之一都受灾,朝廷救济加民间捐助,也足够救济六千万灾民,还有多余供养军队的。 真实情况,灾害规模也不会达到这么夸张的程度。 按照明代的农业生产力,即便农业税真能落实到十分之一的水平,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也是可以过关的。 如果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