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4 (第2/4页)
姜安民要推广寒门学子读书的事儿,本是一桩利国安民的好事儿。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银子推不动。 他虽官职不小但俸禄不高。就是全拿出来也是杯水车薪,不得不出来化缘,可是那些商家被邵记挤压的不轻。办县学希望他们出钱,顿时来了主意,希望上头出面制裁邵记,这样愿意多出一些钱。 这种事儿姜安民是不肯的,邵坤可是他唯一的一个入室弟子,又没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儿。怎么好用官职出来制裁呢?结果些人耍无赖,意思是不制裁邵坤,一文钱都不会出。 弄的姜安民直上火。 找上邵坤,希望他能出点钱,别的再用县里的税收顶一阵,先把寒门学子入学的事儿推广下去。 邵坤听明白缘由,道:“既然别人不肯出,那银子我包了。”直接拿了五千两。 姜安民最近为事儿愁眉不展,本以为邵坤能拿出五百两就行。没想到邵坤却十分支持,一下子就拿出五千两银子,够他赚多少的。 为天下寒门学子么大公无私,这份情cao多少人都比不上。 姜安民犯愁的事儿突然迎刃而解,心情别提多高兴了,有了五千两银子,够盖校舍,买笔墨书本了。 邵坤道:“就一点小小的要求,在校舍上写明是邵记提供的就行。”邵坤可不像是群人么短视。 姜安民早在几十年前就是状元出身,是有真才学的。寒门学子能有样一个便利学习的机会,一定会如饥似渴的学。将来若真的有一个两个考上科举,也算是一份情。 人生在世,要么图名,要么图利! 他这辈子是没啥大的野心,但是可以给儿子将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