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要《三国演义》的版权 (第1/5页)
朱元璋此条禁令,看似荒诞不经,难以理解,实则另有原因。 最大的原因,那就是朱元璋出身寒微,疑心极重,动不动就怀疑官员是不是真心为自己干活,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搞几把文字狱过过瘾。 比如翰林编修高启作诗“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朱元璋一看,好嘛,这不是骂我是狗吗? 于是,高启被腰斩。 又比如中书詹希原给太学写匾额,“太学门”三个字,其中的“门”字少了最后一勾。 詹希原是个书法大家,觉得这样写舒坦,艺术。 可朱元璋看了,你写的是这啥字? 门不是门? 岂不是阻碍我招纳贤才吗? 推出去,斩了! 看吧,艺术创作也是要冒风险的。 再比如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长寿表》中写了句“垂子孙而作则”,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贺冬表》些写了句“仪则天下”,桂林府学训导蒋质的《正旦贺表》写了句“建中作则”,就因为“则”音同“贼”,朱元璋认为这些人在骂自己,咒自己,一律杀了。 对活着的人搞搞文字狱也就罢了,朱元璋对死了的人也不放过。 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孟子牌位撤出孔庙位。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下令删减《孟子》,像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言词,明显不尊重帝王,一律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