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风云_第242章 德国人的意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德国人的意向 (第3/5页)

——将于2022年前关闭境内的所有17座核电站。当日本还在忍受着核泄漏“后遗症”的折磨时,作为世界上的主要核能大国,德国成了第一个在“弃核”方面吃螃蟹的人。

    面对这一结果,德国国内的反应呈现两极化:有媒体将其比喻为又一个“柏林墙倒塌”式的重大转折;一些制造业企业则抗议放弃核能后可能出现的电价上涨。处在舆论漩涡中的默克尔,此刻心里想的恐怕只有一个问题:未来10年德国将要经历的阵痛,会不会换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然而,德国在能源政策上的大胆转身,面前并非是阳关大道。目前,德国17%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13%来自天然气,40%以上来自煤炭,23%来自核能,关闭核反应堆所带来的电力短缺将需向其他替代能源领域投入至少1500亿欧元来弥补。德国议会能源和经济政策发言人约阿希姆?菲佛表示,政府“还没有一根魔法棒来生出这么多钱”。

    而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埋单的,不只是政府,还有广大德国民众。对于生产商来说,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必须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确保其投资盈亏平衡,这意味着电力消费者须支付更多的钱来弥补政府对厂商的补贴。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输送需要对电网进行大量投资,客观上也会带来电价的上涨。目前,从制造业到化工行业,德国各相关企业正在向默克尔政府施压,要求其对即将到来的电价上涨进行干预,以防止生产成本随之上涨。

    由于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回归传统能源或将是德国迫切而无奈的选择。德国4家电网运营商已经警告默克尔,在关闭核电站的情况下,煤炭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