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5 (第3/4页)
忍不住轻笑一声,悠然道:“琅琊王氏,从来不是不懂变通之辈。王谢二氏,谢家显露颓势,王氏如日中天。小师弟,可曾想过为何?” 唐慎沉思半晌,倏然长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王溱凝视着他,目光更亮了几分。 唐慎辞别王溱,离开尚书府。 王子丰以琅琊王氏为例,但他只是说,琅琊王氏是世家大族中的代表,却从没说过,琅琊王氏是害人的刽子手。王氏成家数百年,自有名声起,在惶惶华夏大地上便是第一大族。很早时还没有科举制,那时的社会等级固化更严重。等后来,科举制出现,世家的利益被一步步剥夺,于是诸多世家衰败落寞,王氏却依旧屹立至今。 因为王氏改变了自己,适应这个世界! 如果换成其他世家子弟,他们面对“以纸代币”的改革,深知这件事会大大有损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如何去做?他们会隐瞒,会故意排斥。但无论是王溱,还是右相王诠,他们选择的都是大力推动。 琅琊子弟,不仅仅为世家做官,更为这个世道而做官。 唐慎想到:“广陵府的世家势力远不如金陵府,可县丞之死出现在广陵,不在金陵……这便是王家的态度吧!” 二月中旬,钦差使团前往江南广陵府,调查度支司案件。 三月末,刑部右侍郎曹会寻写了封折子,命人快马加鞭送往盛京。赵辅看完这封折子后,勃然大怒,命户部尚书王溱与刑部尚书耿少云前往广陵府,督办度支司一案。当日傍晚,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