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_第二十章:先来洗白一个汉灵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先来洗白一个汉灵帝 (第3/4页)

帝呢,通过重用宦官十常侍制衡门阀士族政权,通过重新编练司隶校尉夺回军权。但这一切都是要钱的。征税依赖书百官反对,二来天下本已疲敝,危如累卵,如何能够加税。所以只能走卖官鬻爵这一条路。

    而买官上台的必然被原有门阀士族所不容,这群人自然会投靠向宦官,也就是皇帝。灵帝通过这种方法暂时收拢了一部分地方政权与人心。

    说到这里拍下惊堂木点一下:试想大汉若未亡,灵帝必然被书写为中兴救国之主。

    然而,天下事,人算不如天算。

    灵帝的一切建立在他能够掌握宦官与士族门阀的阴阳平衡。调理阴阳可不是个好干的活儿。犹如脚踏两只船,顷刻间就有倾覆的危险。

    果然,灵帝崩,大臣们迫不及待清理十常侍,司隶校尉瞬间被门阀掌握,大汉也从此走到了尽头。

    到这里,穿插一次惊堂木,提示:“是不是后任皇帝能够继续调理阴阳就好了呢?”

    待到下回讲解才通过罗列汉灵帝、唐太祖、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宋徽宗等一系列调理阴阳,即高两派相制最终翻车的。可见,无论历史的明君昏君,最终都得翻车。

    为什么呢?

    这就是路径依赖。皇帝通过调理阴阳达到目的后,觉得这个手段可以一劳永逸,没有在调理阴阳的基础上解决最真实的问题,错把手段当目的一直停留在调理阴阳上面。

    既然问题存在,那天下人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