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百六十三章 王安石的推举 (第4/5页)
王安石也向自己推举于他。官家则道:“契丹重兵压境,辽主借谈判动辄恐吓于朕,朕寄望于王琏能以礼退敌实有些异想天开。若不修武备,朝廷上下也是底气不足,如何能退契丹人?”说到这里官家对吕惠卿道:“朕之前打算拨十五万弓弩赐予河北,令转运使分给诸州,军器监办得如何了?”吕惠卿听章越提及武备,便知道天子一定会过问自己此事。 吕惠卿不由大恨。章越回朝出任翰林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后,颇为敢言。 章越之言是直指时弊,虽说绕开了吕惠卿敏感的几个点不谈,但他仍是觉得章越是不是有针对自己的意思。 很多话绕个弯子一想,吕惠卿都会怀疑章越是不是在含沙射影?今日章越在经延提及武备,难道不知道天子会过问军器监? 宋朝时军器制度原属三司的胃桉。熙宁六年六月,吕惠卿,曾孝宽判军器监,负责监督军器。 仁宗英宗时,天下承平已久,军器管理制度也是一塌湖涂,兵器制作都是低劣不堪。 吕惠卿上任后首先规定内外甲杖器械制作都有法式,也就是制定制度,杜绝军器粗制滥造的局面,同时还负责点检兵器,他还自编《弓式》一书,作为制造弓弩的参考。 吕惠卿上任短短时日便办成此事。要知道吕惠卿在判军器监后,这边还兼着编修三经经义的差事。 吕惠卿举重若轻同时办成了两件事,官家对他的能力非常欣赏。吕惠卿对自己能力亦非常自负,可是章越这时候提及武备,却令自己想到眼下军器监一个心病。 章越在此时提及武备,不是与他为难吗?吕惠卿应对了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