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2/4页)

碎银,递给杜锦宁,道:“行了,你再写出下一册,记得拿来找我。”说着,便进了书院。

    杜锦宁拿着手上那块差不多有二两重的银子,望了望消失在侧门处的背影,笑了笑,转身一步一步地下了坡,离开了书院。

    好不容易来一次县里,她自然不会这么快就回家。随意寻了一条路,她就开始逛起县城来。

    这县城倒比她相象中的还要大,倒跟后世那种大县差不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有一条繁华的大街,城里大部分的买卖铺面都在这两条街上。

    她花了大半个时辰把这两条街走完,发现除了原先那叫的书铺外,另一条街上还有三家书铺,其中两家跟差不多大;另外一家规模比这四家都大得多,叫做如玉斋,店名大概出自“,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

    杜锦宁进了如玉斋。这个店的小二倒没有里的小二那般势利,没有阻拦,只是在她进去后暗地里十分“关照”,生怕她盗了书或是盗了别的客人的银子。

    衣冠取人是常情,杜锦宁也懒得理会这些人,径自在屋里四处看了看,便指着一本书对柜台里的掌柜道:“劳烦,把那本拿给我看看。”

    小二和掌柜都很意外她竟然识得字,把提着的心都放了下来,掌柜将书拿过来递给她。

    杜锦宁翻了翻,便把书递了回去,摇了摇头:“谢谢。”

    掌柜又挑了挑眉。

    说实在的,这古代可不像现代那般,打小就要求人人都讲究文明礼貌,“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这些话时刻挂在嘴上,都成了一种语言习惯。

    古代人中,那些家里有念书人,教养好一些的,可能讲究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