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06 (第4/4页)
“行,我知道了。”施寒山挥手让观画下去,对报纸上刊登的四篇文章又有了新的看法。 原先,他觉得能刊登在这种人手一份的报纸上的文章,就应该像那些出书的大儒一般,学问是顶尖的,地位也是极尊崇的。而四篇文章里所阐述的观点,也确实给他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创造一种新的学说啊,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非学问极好的大儒莫属。 可现在,知道四篇文章里为首的是一个十五岁毛还没长齐的毛头小子,其余三个也只是四门学的夫子,这对于有一个在太学里做夫子的父亲的施寒山来说,就生不起什么敬畏心了。 这样的人都能写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我又比他们差到哪里去? 这么一想,他就磨墨提笔,写起文章来。 那一夜,施寒山就直接歇在了书房里,书房很晚才熄灯。 第二天,他就派了管家,拿着他的帖子,去了书铺那里,要求刊登文章。 书铺的掌柜都得了庄越的授意,态度极好的接待了施府管家,把文章接了下来,又告诉他道:“这些文章我们会交给太学的学正冯夫子以及四门学的学正周夫子审阅甄别,过了稿的我们就会刊登在下一期的报纸上。” 审核这些文章,本来杜锦宁打算安排史修来做的。但他们四人要做靶子给别人打,自己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未免太不严肃,也不够公平。而且以史修的身份与在儒学界的资格,会被人质疑报纸刊登的文章的水平。杜锦宁临出京前,就去请了太学的冯季康做审稿人。 冯季康身为太学的学正,本身就是做学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