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6 (第1/4页)
此散去,也不知各自在背后做了什么举动。 华元帝有意为之,瑾瑜的名字留到了最后,但是遭到其中两个阁臣与三位尚书的极力阻拦。 理由就是资历不足,当年周居和三十入内阁,顶着最年轻阁臣的名头,是因为周居和十八岁就为官,整整十二年的资历。 而瑾瑜从踏入仕途开始,为官年月才四年左右,怎么可以力压众多为官二三十年的翰林学士? 瑾瑜画了整个朝堂的关系图,早就料到会是此等局面。 对于那两个食古不化油盐不进的守旧派阁臣,瑾瑜无可奈何,三位尚书也是因为各种关系不容易松口,以至双方势均力敌。 但是他手里好像还有一张牌没有打出去。 瑾瑜从书房找出一本册子,翻看几许,摘抄一页折起放进信封,滴蜡密封起来,递给身边护卫。 “送到兵部尚书府上,确保尚书大人亲手开启。” 护卫接过信封,领命送往兵部尚书手中。 信送出去第二日,兵部尚书改口,支持瑾瑜升迁为内阁学士。 形式瞬间偏向瑾瑜,华元帝本就有心扶植黎洛,如今多了一人支持,顺势拍板定音,让吏部出调任文书。 瑾瑜成为黎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阁臣,年仅二十八岁,穿上大红官服,被人尊称一声大学士。 黎隽怒不可遏,不顾皇子身份,前去质问兵部尚书,原本说得好好的,为何却突然改口? 兵部尚书只是深深看了黎隽一眼,“四殿下,你好自为之。” 黎隽不明所以,“你说清楚。” “臣言尽于此,日后与李大学士相关事宜,不要牵扯于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