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1/4页)
堂的师傅们和面、揉面、亲手包、亲手下,那么大的鼓盖揭开,白茫茫的蒸汽浩浩荡荡。小饺子一个个扑通扑通下进滚水里,在煮开的热水里翻滚,老师傅再用好大一大漏网给捞上来,落入白盘子里。 手擀的面,就是劲道,打过霜的白菜,就是甜,还有自家养的猪rou,再蘸点醋油辣子,吃起来就是香。庄淑芬和女同事们在一片热气腾腾中迎来凛冬第一场雪。 大雪纷纷扬扬,庄淑芬上夜班出去一看,一夜之间,再生塔、甲烷化炉、钢板、手脚架、全被雪覆盖。呵出的气都是雪色。 天寒地动,厂里发羽绒服,是翻领插袋拉链式的。 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八,加上奖金不过五六十,自己买要一百多块一套呢,足足两个月的薪水。但厂里发给职工们,不要钱,四年发一次,让员工穿新的。女式羽绒服是茄红色,男式是灰色。庄淑芬领到手后,爱不释手。厚厚的鸭绒隔着布外套又暖和又挡风,尤其是脖子那,暖烘烘的。 羽绒服有了,但脚冷。 碱厂有一女的在武汉买了一双最新的棉拖鞋,说特别暖和,特别暖脚,全厂都知道了。 那时冬天才刚流行起来穿棉拖鞋。 跟棉鞋还不一样,棉鞋是黑色的、笨拙一点的,而棉拖鞋往往是用灯芯绒做的。 棉拖鞋也不便宜,厂里八千多号人,每个都去武汉买也不现实。 但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庄淑芬心思一动,指挥小陈让碱厂男借来看看。 “我们自己做一双!” 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本来就是时代的口号。 全氨厂都知道庄淑芬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