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2/4页)
姜锦鱼跟着亲娘干娘进了门,她自小就嘴甜,对于这个一心照顾他们家的干娘谢夫人也是心中感激,童言稚语几句话,就把谢夫人哄得喜笑颜开,直说要留她们用晚饭。 谢夫人十分热情,姜家众人回绝不过。 用了晚饭,才从书院出来。路上,姜仲行沉吟片刻,道,“宛娘,这回府试我侥幸考的不错,明年的院试,我亦打算奋力搏一搏。方才绵绵干爹也这般说,不妨试一试。” 姜锦鱼正哈欠着,听了忙打起精神。 本朝的科举沿袭了前朝,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与殿试。 县试是最低层次的,取中则为童生,算是迈入了读书人的门槛,有了改换门庭的机会,若是连童生都考不中,基本也就说明了这人没有念书的天赋。 府试则是童生参试,取中者为秀才,又称茂才,有免服徭役的特权,另有一定数额的耕地免税特权,秀才中优异者又被唤做廪生,还可每月从官府领取米粮。 阿爹如今就是秀才中的廪生,就是说姜家现在那几十亩地,有一半是不用向公家交粮的,一年就省下了三到四两,官府每月还给发米粮,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要知道,农户一年下来最多也就四五两的纯收入,这算是朝廷给读书人实实在在的福利。 院试则要更高一级,一般在府试次年举行,取中者为举人。 秀才还有“穷秀才”一说,举人可就不存在这个说法了,考中举人便可谋官,有些出身背景好的,甚至可以谋个不错的官职。若是不谋官,要继续参加科举,朝廷也是支持。便是既不谋官,也不参加科举,就此打住,举人的日子也好过得紧,混得最差也是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