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试枪 (第1/7页)
大年初三的早晨,肆虐了三天四夜的暴风雪终于停了下来。初升的太阳十分刺眼。 巍峨雄壮的中部天山——额尔宾山脚下,坐落在开都河畔的哈尔莫墩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大本营内外热闹非凡。 大营外蒙古包群的前面,人们都在忙着铲雪、清圈;一群一群的孩子们开始堆雪人、打雪仗,玩耍的不亦乐乎。 因为要防备可能到来的浩罕侵略军入侵,部落大营和盟长公署衙门、军械所、物资站、蒙医处半年前就从四面环水、无险可守的老王府迁到了这里。 大营的东面是纵横数十公里的山前草地——焉耆平原;大营的背后和两翼是绵延数百公里的额尔宾山。沿额尔宾山两侧峡谷进山两百公里,就是我国最大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那里与伊犁相邻。相比较而言,这里的确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最佳位置,是部落最坚固的营盘,也是休养生息的最理想牧场。 根据百年形成的规矩,每当雪灾过后,各旗的首领都要汇聚在盟公署衙门,通报本旗人畜的受损情况。部落内部各旗之间的粮草调配和救灾行动方案也需要在这里讨论确定后,再付诸实施。这次的雪灾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各旗的牲畜损失也都较为严重。 土尔扈特部落南路盟共有汗旗、左旗、中旗和右旗4个旗,其中汗旗直辖的有克烈特、查腾、巴伦、扎布苏尔、斜米讷尔5个旗。这样算下来,土尔扈特部落南路盟实际是8个旗、54个苏木。 各个旗的台吉、官旗章京和部分损失较为严重的苏木佐领此时都陆续来到了部落大营。 大帐内,大家都在埋怨这场几乎前所未见的大雪灾。 汗旗的副章京桑吉梅仁沮丧地说道:“以前都说春节前后下大雪是‘瑞雪兆丰年’,是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