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94 (第2/4页)
对诸儿的称谓,仍然是太子,这说明大司徒的确是诸儿的拥护者,不然谁都知道,会盟达成一致,祁律才是齐国的新国君。 大司徒说:“太子您想一想,自始至终,都是因着您的急躁,才错失了良机!您乃是齐国正统,不管如何,那都是先公的长子,亲封太子,名正言顺,若是一早便听老敝人的言词,死守临淄城,不去理会祁律,不搞甚么会盟,也不会落得现在这样难堪的境地。” 公子诸儿被大司徒数落的脸色难堪,的确如此,如果不是他急功近利,想要斩草除根,只需死守临淄城,公子诸儿还是名正言顺的齐国太子,齐国储君,即位是早晚的。 想想看,齐国虽然还有两个公子,但不管公子纠多么少年老成,他始终年纪太小了,更别提日后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了,如今的公子小白还是个小可爱,怎么可能和年长的诸儿争位? 唯一和诸儿势均力敌的,怕只有公孙无知了。可公孙无知此人,虽得到了齐侯禄甫的喜爱,但说白了,其实他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太子,不是储君,倘或真的硬钢起来,公孙无知的处境还不如诸儿强。 这么一手好牌,竟然被诸儿打得稀巴烂,怪不得大司徒要感慨呢。 诸儿不服气,说:“难道都是我的不是?大司徒便没有想过,若是我不下手,就算即位成为齐国的国君,天子会册封我么!?” 诸儿说的也有道理,他并非没有大脑,真的想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诸儿想要成为国君,没道理自己毁了自己,其实诸儿这么做,也是有顾虑的。 那个顾虑就是——册封。 春秋这个年代,不像之后的战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