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7处处是口号 (第1/7页)
吃过午饭,也顾不得收拾,王奶奶就带着芽儿,拉着想休息一会的李爷爷,拿上那块布料出了门,要抓紧时间给芽儿做衣服去呢,最好是在芽儿回家之前就能做好。 王奶奶带着俩人熟门熟路的在一条条胡同里钻来钻去,走了十几分钟才停下来。芽儿抬头一看,路边两间小屋子,门口挂着“裁缝店”的字样。这个裁缝店不是专门的店面,而是家店合一的,后面是住的地方。店内,一副台板、一把黑色大剪刀、一根古铜色木尺、一块划粉,连台缝纫机都没有,就这么简单,绝对是纯手工。芽儿心里想,自己这可是第一次穿纯手工定做的衣服,以后这可是那些顶级富豪才能享受到的。 店内做好的衣服也不多,看样子生意并不是很好。其实也很容易解释,现在可是物资紧缺,一年一个人头只有几尺布的定额,所以老百姓基本上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完,老二穿的,很少能做新衣服。 店里的裁缝是一个带着老花镜50多岁的瘦小老先生,见三人进来,抬眼打量了一下,边继续手里的活计,边开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你们谁要做衣服”。 听老裁缝这么说,三人都一愣,王奶奶反应倒也快,“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给孩子作件大衣”,说着把呢绒布料递给老裁缝。 “为人民服务--准备做成什么样式的”,老裁缝接过布料,边打量芽儿。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做成长款的大衣”。 “反对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