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机锋(一)  (第1/5页)
    通建十七年,寒门徐广摘得殿试第二,一跃成梁城新贵,风光无限。三个月后,风头更是压过状元郎。    因为徐广辞官了,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梁城。    猝不及防,才更念念不忘。自此,这位探花在话本里有了一席之地。    “重名的人多了,如何断定是那个徐广?”严郁放下筷子问道。    “继续吃,”苏敏行把筷子放回严郁手中,“不是什么正事,别耽搁吃。我只是猜测。”    “猜测,要有缘由吧?”严郁问道。    苏敏行手下不停,继续给严郁夹菜:“那位探花正是惠州人士,传闻入仕前便是教书先生,专教寒门子弟。”    严郁狐疑地看着他,苏敏行微微一笑,道:“觉得不够像?我听爹说过探花徐广辞官的缘由:庙堂高远,顾不着家中学子。”    “舍本逐末,倒是像了。”严郁无甚表情道。    “是啊,”苏敏行赞同,“分明有那个能力,偏不用。若是倒在路上没起来,那些孩童谁替他管?若为一方父母官,获益者何止这些?有些人,看起来风流无匹,谈起来美谈颇多,什么用呢?”    严郁不置可否。    *    惠州徐宅里多了两名姿容过人的教书先生。    那日,一直奔忙在染病孩童中间分身乏术的徐广,找到严郁和苏敏行,希望他们帮忙看顾下未染病的孩童。自此这条街上最热闹的便是散学时分,许多妇人、郎君在徐宅外徘徊。    苏敏行回来时厅堂已经没人了,就去旁边厢房寻严郁。    严郁正给学生批着文章,听到动静放下笔:“该去取你的剑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