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黑神话:大唐 第709节 (第2/5页)
李白自幼放荡不羁,豪气万丈,他总觉得这世上没有自己写不出来的诗,直到他见到了那首国师的《将进酒》。 当时那种巨大的冲击感,恍惚间,他甚至觉得这是自己写的。 再加上他喜欢寻仙访道,渐渐的便对国师越发崇拜,多次扼腕叹息,恨自己没有和国师生在同一个时代,不能拜其为师。 从青阳镇到龙游县,再到醴陵、龙虎山,以及现在的长安,他沿着当年国师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宛如朝圣。 虽然已经靠着诗文名满长安,被称为谪仙人,但每当想起那个男人时,他总是会自愧不如。 想了想,李白又写了一首诗。 “吾爱李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题目也很直接,赠李天师。 老实说,写这首诗,除了表达自己对国师的敬佩之情外,李白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走了这么多地方,却都没有找到国师在何处隐居,既然如此,或许可以为国师写一首诗,若此诗能天下闻名,可能国师会主动现身相见? 但当写到最后一笔时,他心爱的那只毛笔不知为何突然断了。 李白顿时心中rou疼。 这毛笔的来历可不简单,他曾去龙虎山求见国师,国师没见到,却见到了已经一百五十二岁的张天师,也就是国师的师父。 他见张天师苍颜白发,却精神矍铄,气度超然,不禁感叹当真是神仙中人,当即为龙虎山作诗一首。 张天师看后哈哈大笑,还赠一礼,便是这只翠色毛笔。 据张天师说,这只毛笔是国师早年练习符箓时所用,虽不是什么名贵法器,却也有趋吉避凶之效,最主要的是其中的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