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章 (第2/3页)
时间,傅时秋连超市里两块钱一包的泡面都买不起。 而且,当时的傅时秋已经开始和盛鸣尘同居,搬进了盛鸣尘在星洲的独栋别墅,有必要那么节省吗? 十七岁的盛鸣尘只觉得二十岁的傅时秋莫名其妙、小题大做。 可是盛鸣尘忘了,傅时秋是个倒霉的小孩,家庭条件不好,和父母关系很差,除学费之外,到星洲交换留学的一切日常生活费开支全是靠他自己一点点打零工、做兼职辛苦赚来。 为了在星洲生存下去,傅时秋习惯节俭艰苦地讨生活,秉持“能省则省、一星洲币尽可能掰成两半使用”的节约原则,譬如洗菜、做饭的水必须节省储存起来冲厕所、浇花,又譬如只能在晚上九点之后逛超市,因为这样可以买到超市打折处理的新鲜牛排和蔬菜。 归根到底,根源还是两人间有如鸿沟一般的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造就了生活消费观念的差异。 就像睡在钱堆里高喊梦想自由的资本家永远无法和被工资和生活压榨的打工人共情,十七岁的盛鸣尘同样无法理解二十岁艰难活着的傅时秋到底为什么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说那种话。 又恰逢那几日同系的某个学长上课时时常在盛鸣尘耳边抱怨,说女朋友太作,这不让那不许,整天借题发挥吵来吵去烦死了。 盛鸣尘大约潜移默化中受到一点影响,想当然地把当天傅时秋吵架的行为归结为“借题发挥的作”。 所以他对傅时秋说了很过分的话,他说:“别墅的水电费是我家里负担,你有什么可气的?” 当天晚上,傅时秋就一声不吭地从他的房子里搬回了自己租住的破旧窄小杂货间。 后来的每一天,盛鸣尘都在为那天的冲动无脑而后悔。 即便傅时秋再节约再贫穷,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