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战略忽悠局 (第3/5页)
迫使其求和。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自卫方法”。不过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却非常流行。当时意大利将军杜黑提出了“空军制胜论”,认为未来战争会出现陆军困于堑壕防线而靠空军轰炸敌方城市取胜的模式。 而1928年发生在苏日之间的“bt来访事件”,又让各国认识到了战略轰炸的重要性。于是“轰炸吓阻战略”就被德军继续沿用,一直到德国恢复军备。 到了德国恢复军备后的1932年,当时的德国空军觉得j.28性能落后,升级空间也有限,需要研制新型轰炸机以确保继续执行“轰炸吓阻战略”。 于是研发新型重型轰炸机的任务就交给了当时在民用航空领域如日中天的福克公司、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 在1935年到1936年间,福克公司、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先后拿出了各自设计的产品,福克公司的福克f.36,容克公司的ju.89和多尼尔公司的do.19. 但是其中性能最优的福克f.36却没有出现在此次阅兵之中——这款采用了上单翼、双垂尾、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拥有坚固机身和强大自卫火力,装备4台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bmw700系列发动机,完全可以应付高空轰炸任务的重型轰炸机其实才是“新型重型轰炸机招标”的真正赢家,得到了最多的订单。 而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为了达到空军要求的“高空性能”,选用了性能不是很出众的尤莫公司的液冷式发动机。结果就是让ju.89和do.19的空重和起飞全重都远远比不上安装了涡轮增压的空冷式发动机的福克f.36。 但是ju.89和do.19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