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4 (第1/4页)
内万千黎民深陷苦战,于同年九月,倾全藩之兵,命上将军沈羽,昔辽东大元帅,挂帅出征。 远南军自西北攻入桓境,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沿途救济百姓,安置流民,民望日渐高涨。 翌年八月,将军沈羽率兵攻到桓都城门,桓帝忧愤而亡,太子白桢继位。 然白氏穷兵黩武,乃至桓境数十年民不聊生,早已民心失尽,桓都百姓开城门,放远南军与义军入城。 义军攻破桓宫,杀白桢,谥号哀帝,桓亡。 江山初定,国却无主,义军大将军裴野、远南元帅沈羽、桓丞相薛梁,联名上书,请远南王坐主桓境,然远南王心系故土远南,推辞不受,留于四公子在桓暂理政务。 同年九月,桓江北一带因战火绵延,颗粒无收,万千百姓无食无衣,于四公子向远南王求助,远南王遂开仓放粮,将粮运入桓境,以振灾民。 于四公子、沈羽、裴野、薛梁,以及白氏旧臣再请远南王入主桓境,远南王再辞不受。 翌年,桓百姓聚集数万之众,联名血书,求请远南王登极为帝,坐主江山,远南王推辞不能,遂改国号为楚,桓都为盛京,年号永贞。 同年,册立王妃大随昌平公主为后,嫡出长子于清让为太子。 大楚立国之初,民生初定,永贞帝一改旧朝白氏作风,决意休养生息,轻徭役,薄赋税,以民为本,三年家给人足,五年国富民强。 永贞三年,永贞帝携皇后返随,重举大婚,亲自迎亲,并与随帝拟下盟约,互不侵犯,永世结为秦晋之好。 永贞帝在位二十七年,后宫空置,一生未纳一嫔一妃,与皇后昌平恩爱白头,相携到老,是为大楚立国之初一段传奇佳话。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