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整顿东宫 (第2/4页)
任人踩踏?” “同理。” “奏书的排名也是如此。” “如果那一天百官对奏书排名的热情消退,又该如何调整呢?” 朱标思虑片刻,提议到:“将那些奏书编撰,发往国子监,” 常升有些惊讶于朱标的反应速度。 夸赞道:“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每年派人从去年的甲等奏书中再选优,编纂一集,除了分发给国子监,还可对外“限量”售卖。” “就算是他们自己掏钱,他们也绝对会将这本奏书集采买一空。” “但如若是我,我会将那些甲等的奏书收拢,每月一次,堂而皇之的放进给太孙讲学用的案牍室中。” “或者干脆让太孙每月去往案牍司一学。” “毕竟是读书人。” “谁不想自己的奏书能被太孙一览,甚至收藏呢?” 两人一路交流着,很快就来到了东宫。 作为象征整个王朝传承的重地,东宫负责太子教育,德行的培养。 老朱给这设立的相当完备的官职体系,选拔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又严格筛选了不少年轻俊才与太子一同陪读,虽然不参与国朝的执政,但是但凡有什么重大会议,东宫不少人又都有机会参加、旁听。 为太子实际储备了一大批有能力,有品行,日后可以亲信,倚重的年轻臣子。 以备新君继位时,可以迅速接替执政大权。 同时,这里也是许多官员的净土。 不管朝堂上的斗争有多激烈,在明一代,几乎就没有东宫官属被针对牵连的案例。 “可要先去认认同僚?” 面对朱标的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