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第1/3页)
于是安兰和夏大姑的月饼坊就风风火火的开始大批量的加工了。 第9章 七零村姑前任9 既然是以合作社的名义向供销社供货,这个月饼加工坊就不能放在安兰家里了。 考虑到烤制的规模,把加工坊安排在夏家屯村委会旁边的空院子里。 两个村子里手脚麻利、吃苦能干的妇女来了大半,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和面、做月饼皮、包馅儿料、定型。 馅料儿是安兰负责拌,她拌馅儿用的水是灵泉水。做出来的月饼味道比食品厂的五仁月饼好吃太多了。 杨国庆和夏国良领着几十个壮劳力,盘炉灶,负责带着厚棉手套往烤箱里送取大烤盘。 忙了整整半个月,他们合作社的人多,做出来的月饼由供销社分销到全县的供销点儿。产量上去了,哪怕是薄利多销,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每个人来帮忙的都分了一笔不小的辛苦钱。 拿大头的是安兰和夏大姑,就这半个月,她俩每人分了好几百。 王月巧和宋梅香是最高兴的,她们俩作为组织生产主力军,加上夏国良和杨国庆的,她们各自分得三百块钱。 可怜夏国良和杨国庆哥俩,忙活了半个月啥也没落着。最后是安兰过意不去,一人孝敬了二十块零花钱,还给买了一条飞马香烟。 其他村民都是按照计件或者计工分,多的收入百十来块、少的也能挣几十。 很多人在结束时都问夏国良和杨国庆:“支书,咱明年还办合作社不?要是办了,俺们还跟着你们干。” 夏国良和杨国庆打哈哈,还不知道呢,等到时候办了再说。 安兰每半个月回一趟夏家屯和杨家堡,杨正军出外勤,她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老家。 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