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_第十四章 讲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讲故事 (第1/8页)

    寿宁侯府,正厅内。

    朱厚照和张鹤龄分列左右,坐于上首,张鹤龄平淡的讲着他的故事。

    “太子,事情说的前朝的时候,有一地方小县的知县,年约40余,进士出身,在这个小小县城已经做了6年的县令。他不贪不占,勤于政事,爱民如子,修河堤,兴水利,治农事,兴商事,县城上下风调雨顺,市易繁荣,百姓生活安康、富足。仓廪足而知礼仪,他再兴教化,直治理的县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可看似政绩卓著,但他每三年一考,上府,布政使司给他的考评都只是中。6年两期,即便他是进士出身,6年前是知县,6年后依然是知县。9年任满之后,能否有个迁转也成了悬念。太子,你说,这对还是不对?”

    “啊……”

    朱厚照一阵惊愕,有些懵。

    对还是不对?

    他现已出阁,学士们教他读书时,也多少讲过一些为政之事,借着一些普通的政事本子,也时教导。不过,他记得最多的,是要如何勤勉,要虚心纳谏,可从没说过这般事情的对与错。

    这时,谷大用赔笑着凑上了话:“侯爷,那知县做的应是对的,许是他得罪了上官,上官刻意为难,蒙蔽了圣听,这肯定是不对了。若是那朝的皇帝是个明君,能体察下情,总有能拨开云雾的时候,那就是对了……”

    朱厚照也认同的点点头:“对对,谷伴伴说的没错……”

    “先不急,听我继续说!”

    “好,舅舅你快说,后来如何?是不是拨乱反正了?”

    张鹤龄笑了笑后,继续说道:“那知县6年未有迁转,但他心境平和,未有怨怼。因为,他读书几十载,治县多年,在他的意识里,已是有了一种信仰。他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