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第1/2页)
他们,是整个南廷中唯七知道沈惇与秋泓通信的人。 而知情人之一祝颛,则坐在龙椅上,左摇右晃,神色萎靡,时不时向后面的寝殿看去。 很显然,他去思云观里寻了点爱好回来。 不过祝颛此人好就好在很听话,他从前听沈惇的话,没有沈惇就听秋泓的话,秋泓说往西,他绝不往东南北。 而近日,皇帝陛下又展现出了一个优良品格——听太子的话。 只见此人乐呵呵道:“秋先生,钱奴儿说您请朕时,朕还不大乐意,谁知太子聪慧,说秋先生要议的必是国家大事,不能耽搁,一定要朕赶紧回来。” 这话说完,侧殿探出了半个小脑袋,正是今年刚过七岁的祝微。 小太子咬着嘴唇,抓着大伴的手,好奇地往殿中看去。 秋泓回头时,正巧对上那双圆溜溜的眼睛,他满怀渴望地望向秋泓,似乎在期盼秋先生能毫不吝啬地给他一句夸奖。 但秋泓只是飞快移开了眼睛,随后躬身施礼道:“陛下深明大义,教导太子有方,是臣等之幸。” 说完,他不等王一焕等人唱和,便接着道:“陛下,沈先生出事了。” 祝颛正美滋滋地沉浸在秋泓难得一次的表扬中,忽地听到沈惇出事,他一惊,差点从龙椅上摔了下来。 “出,出什么事了?”祝颛慌张道。 秋泓沉默了一下,回答:“洳州之战前,沈惇为我们送信的事,被布日格台吉知道了。” “这,这沈淮实怎么这么不小心?” “完了,布日格此人心狠手辣,从不对背叛之人手下留情……” “这可怎么办?” 大殿上顿时议论纷纷,有人真心担忧,有人假意附和,但更多的人在等待秋泓的下一句话。 可秋泓今日似乎不是来说这件事的,因为,他的下一句话是:“为了防止布日格偷袭我军原本布好的防线,臣想请命去北怀。” 祝颛哆哆嗦嗦:“去,去北怀?” 秋泓撩衣跪倒,行了个大礼:“一为前线战事,二也是为了能助沈先生脱困。” “好,好!”祝颛没有任何犹豫,“卿即日就去,即日就去,越快越好!一定,一定不能让沈先生出事!” 秋泓心知祝颛压根听不到自己的真实意图,但他默认祝颛已经应允,立刻叩头谢道:“臣领旨。” 这事出乎寻常地顺利,毕竟秋泓心知肚明,只要提起沈惇,祝颛就绝不会回绝自己的要求。 果不其然,他“当机立断”,甚至破天荒地叫来了钱奴儿,要他当着自己的面,草拟圣旨。 作为一个来了京梁后整日只知道混吃等死的草包皇帝,祝颛第一次发挥了除“人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