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 (第1/4页)
试的宗卷,突然一页娟秀的小字让我眼前一亮。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有德之人,其行弱水,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以此,有德之人,乃效法水之柔性,温良谦让,广施而不期其报。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睿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水无形而善化万物;水性善而能养万物;遇阻则强,所谓欺山莫欺水。水渊则藏,含而不露,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人应该处世仁厚,奉公而不期回报;水虽不言,却避高趋洼,平衡高低,至诚不移,人亦当守信,言行一致,以诚为之本;水可冲洗污垢,刷新万物还之清静,为人臣者亦该清正廉洁,善消腐败之弊;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内能外,能升能隐,做人做事,亦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天时;水,冬雪夏雨,适时而动,不违天时,为人臣者亦当效法于水,伺机而动。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源引自“好词句!”我在那考生的姓名上画了一个圈,标为今次殿试的状元,但见那考生一栏写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