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6 (第1/4页)
啊,在福斯贝里出现之前,这世上还没有跨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呢!” “你不要偷换概念,星河现在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不是体能而是心态问题,且不说肌rou记忆的重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先例你让他上哪儿学技术去?” “和左腿一样啊,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去调整他的肌rou记忆,没有不代表不可行。” 两人就这个问题争论了好半天,贺琦年劲头足,直接上杆,粗略地测算了一下步数,绕顺时针助跑起跳,2米20的高度是一次过的。 林建洲抱着胳膊:“你再跳个五次看看,要不落杆我跟你信!” 其实贺琦年在第一跳时就已经感觉到身体越杆的角度不对,左脚起跳时,身体很轻,在空中是平稳的,换了方位,整个人的重心更偏向于左侧,他的大腿是擦着横杆过去的。 果不其然,第二跳就落杆了,之后几次连续失败,助跑的步伐大小和弯度确实很难把控,就像是回到了刚练跳高的那个时候。 刚开始练习,大部分靠的是瞬间爆发力和运气,只有练久了才会形成肌rou记忆。运动员的身体就像是一台经过精密加工的仪器,步伐的把控、起跳的力度、越杆的角度每一项都精确到一个完美的标准,这标准难以塑造,难以打破。 就像球星能够闭眼投三分一样,凭借的就是肌rou记忆。 林建洲转身离开,边瀚林却道:“先试试看吧。” 意思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就像贺琦年说的那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破可能性。 盛星河去找了测算的仪器和胶布,蹲下测量,在每一个助跑步点以及起跳位置贴上标记。 他莫名地想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