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第1/3页)
就算主家亲自盘账,也挑不出他们的错处。 也不乏为东家考虑的,直接用账上银子付定钱,帮着节省了一笔开支,只为得个赞赏。 总而言之,不论是为私,还是为公,买方或多或少都能赚。 卖方亦然。 米行还未开张之前,佟账房闲的发慌,老实巴交的管事、伙计来了后,日子也算快活。 可自打去了戚渺那一趟回来,将路记酒肆要的粮食送去后,米行的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新客远胜回头客,他这个账房都忙得脚不沾地。 毫不夸张地说,百家米行直接抢走了寻平县卖粮的大半生意,未来一至三月甚至更远些,别家粮铺、米行生意都甭做了。 也不知道是他们没反应过来,还是东家没松口,没听说有什么行动。 佟账房一会美滋滋,一会苦哈哈。 每日做得最频繁的动作,就是活动两只手了,实在是太酸了。 百家食肆的掌厨葛春生,和他有相同苦恼。 自打被戚渺点醒,原先时不时来改善伙食的镖局众人,得享内部价后,来得更频繁了,简直把食肆当成了小厨房。 每次都是三五成群,或者邀请友人、主顾同行。 因着都是百家产业,听闻东家尤其喜欢食肆的吃食,绣坊、钱庄等处大部分人,都心心念念带着家眷前来尝尝。 别人吃给十分,她们只需付七成,怎么能不捧场? 做生意就是这样,客人少就会越冷清,进进出出的人多,来的客人就越多。 新客进门,赠菜品尝鲜;老客进门,介绍专享折扣......面子里子都照顾到,百家食肆不知不觉就会成为他们外出用饭时首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